首页 > 新闻中心 > 酒店行业动态

k8凯发官网|百杰倾情共绘家乡 《潮汕胜景图》初显雏形

发布时间:2025-10-15 17:56:26    次浏览

步入位于广州白云区的广东越华画院,一幅巨作映入眼帘:长60米、高1.5米的画纸上,汕头篇、潮州篇、揭阳篇三个篇章在“三江五山”的框架中有机连接,南澳岛、石大桥、海湾大桥、内海湾、凤凰山、桑浦山、大南山等潮汕大地的风景名胜尽收画中,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也占据了“一画之地”。尽管只是基本完成的正稿底稿,但一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潮汕全景图已初显雏形。这正是汇集百名海内外潮籍知名画家共同创作的国画长卷《潮汕胜景图》。这一创作活动,是汕头市委、市政府从历史传承和未来发展战略高度而提出,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特邀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许钦松领衔。画卷完成后,将在建成后的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显要位置展示,作为中心的“文化重器”。可以想象,在众多画家智慧的凝聚下,这一长卷将为潮汕文化留下珍贵的艺术精品,成为粤东地区文化界的一大盛事。物华天宝的潮汕大地,历来是画家取景入画的胜地,以潮汕景观为题材的美术作品数不胜数,屡有佳作。然而,集结百位海内外潮籍知名画家共同创作将潮汕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凝练铺陈、融为一炉的国画长卷,在潮汕文化史上却是第一次。担任《潮汕胜景图》总顾问的许钦松告诉记者,这既是美术界的一件大事,也将是一件可以载入潮汕本地史册的重大历史事件、文化事件。他说,潮汕大地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海洋文化与华侨文化在这里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潮汕胜景图》正是潮汕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综合呈现。“不过,国画长卷毕竟不是地图,不能全部以景物来铺排,也不是景物的简单拼装,它更注重意境和味道。除了是一幅艺术上的精品,它还将承载潮汕人的乡土情怀,让海内外潮人在欣赏它的时候,能够留下念想。”许钦松说,“这是《潮汕胜景图》应有的艺术高度。”为了让这一传世之作精益求精,在创作开始前,我市组织各方专家开展了多场研讨会,多次组织部分画家深入潮汕大地采风写生,搜集创作素材。记者在越华画院看到,画纸旁处处散落着一摞摞按照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分门别类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负责起草《潮汕胜景图》的潮籍画家黄战生告诉记者,搜集、编辑这些图片,他们花了整整一个月。从今年1月进入草稿创作阶段后,他们更是在许钦松主席的指导下,广泛听取专家意见,不断修改草稿,光是构图的大型修改就达6、7次之多。“传统长卷一般以山水为主,几乎没有出现海的元素。”潮籍画家、广东画院创作室主任李东伟向记者介绍,由于潮汕是沿海地区,他们便在《潮汕胜景图》中加入了各种沿海元素,如货轮、现代楼房等,新建的高铁、机场也融入到这一山水画中。“可以说,这是在传统山水长卷的基础上所作的创新。”李东伟说。此外,他们还在画中突出体现潮汕三市的地域特点,如汕头的金凤树、潮州的木棉树、揭阳的榕树等,令画面内容更具潮汕特殊性、本土代表性、视觉观赏性。而在处理写实与写意的关系上,画家们认为,创作《潮汕胜景图》应虚实结合,在景物与景物之间作艺术处理。“既有实景,又有意境。”潮籍画家陈映欣说,“这样才能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创作中,画家们也遇到了不少难题:一百位画家有一百种风格,如何才能让各种风格有机融合,避免杂乱?黄战生告诉记者,在起草阶段,他们组织了几位潮籍画家组成初创班子,负责长卷的起草工作。在正稿底稿修改完成后,再分期、分批邀请更多画家加入,集画家之所长,就各自熟悉的风物进行润色、渲染。为了风格的协调统一,画家们将分成若干组,并采取交换作画的方式,以此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效果。黄战生说,潮汕大地是培养画家的沃土,多年来涌现了许多美术名家,在全国、全省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对于潮籍画家来说,集体创作《潮汕胜景图》是一件意义深远的盛事,我们希望更多的画家能够参与进来,共同为潮汕文化留下珍贵的美术精品。这一呼吁,已得到越来越多画家的热情响应,许固令、郑奋强等海外潮籍画家已确定加盟,不少青年画家也加入其中。潮籍画家、省美协国画艺委会主任黄国武说,他将把握和珍惜这一难得的机会,同时也将把参与创作当成自我学习、提升的过程。据了解,在画卷完成后,主办方还将邀请著名潮学大师饶宗颐为画卷题名,并邀请省委原书记吴南生撰写跋文并手书,为《潮汕胜景图》增光添彩。